“这……这太不可思议了。”杨开看着视野里掠过的隧道,唏嘘道。
“所以你应该荣幸,这辈子竟然可以抗战时期最大的情报中心,同样也是全中国,所有超自然事件的档案集中点。”
“如果给我一个选择的机会,我宁愿不进来。”听了曾养甫的话,杨开非但没有表示出高兴地意思,反而苦笑一声。
“为什么?”
“被隐瞒,是幸福的。”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该知道的,已经全告诉我们了。你们虽然知道的很多,但却要终日往来于这座地下建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而且,知道某个秘密,却要一辈子把他烂在肚子,连睡觉前都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当梦话说出来。这种感觉,比不知道这个秘密,要痛苦千倍百倍。所以,我宁愿成为被愚昧的六亿人之一。至少,我活得舒坦。”杨开说道。
“我承认,我有些被你打动了。”曾养甫眼中的落寞稍纵即逝:“不过我发现,比起特种军人,你更适合做一个辩论家,或者说,哲学家。”
“不,我更适合做一个全职男人,给漂亮的太太端茶,送水,然后乖乖地滚回厨房做饭。你要知道,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厨师。”杨开耸了耸肩。
“哈哈……,你真是个有趣的人。”
“谢谢夸奖。”
“长官,到了。”这时,士兵的提醒打断了两人的闲聊,他们的声音的刚落,杨开便觉得浑身一震,整个人就像是从高空落下来似的,骨头架子都快要撞成一团了。这让他不得不抓紧扶手,借着粗重的喘息,来缓解来自身体上的负荷。
索性,这种状态并未持续多久,铁笼在摇晃了几下之后,终于悬停在了半空。
头顶的绳索上传来‘嘶’的一声空气爆鸣,这应该是引擎熄火的声音。
“下来吧!”曾养甫拉开了电梯门:“杨开,现在你必须紧紧的跟在我后面,因为在到达休息室之前,我们需要穿过审讯部。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审讯部的警犬脾气一向不是很好,如果你接下来的表现还像先前那样的,恐怕还没吃到中饭,就会变成一具冰凉的尸体。”
“警犬?”杨开一愣:“我对狗不过敏。”
“咳咳……”曾养甫捂住了嘴,借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杨开,不要这么大声,我说的警犬,并不是你指的那个……那个狗。只是我一位同僚的代号。就像先前和你同行的白虎一样。”
“我还是喜欢叫他白面具。”
因为在电梯里那段简短,却又风趣的谈话,使得杨开和曾养甫的距离拉近了一分,此刻,两人的对话,已不像开始那么生疏了。
“嗯,好吧,边走边聊。”曾养甫走下电梯,对两名等待的士兵点了点头,二人对他行了个军礼之后,复又钻进了铁笼子里,叮叮咚咚的升了上去。
“他们每天的生活,就在笼子里度过?”望着那黑乎乎的背影,杨开忽然觉得这些士兵有点可怜。
“是的,每天。不过是轮班制,十二小时后,会有另外两个人来接替他们,继续放哨。”曾养甫背着手说道。
“这样的电梯,有几个?”
“四个。”曾养甫说道:“但和他们相同工作类型的人,整个合作社,再加上外围的三道防御线,起码有五百多人。”
“这么多?”杨开吓了一跳。
“算少的了,因为上海快要守不住了,我们才撤走了大部分军统职员,在重庆总部,光是守卫,就有三千多人。”
“那还真是固若金汤。”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在国内政局不稳定,苏俄,日本间谍又是屡抓不止。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泄露,我们只能从自身的安全上着手。”曾养甫解释。
“他们,一辈子就在这里?”
“你是指那两个被你揍扁的军人?”曾养甫反问。
“嗯。”杨开点头。
“你同情他们?”
“算是吧!”杨开笑了笑。
“一般情况下是三十年的工作期,过了这个时间,他们会签署一份保密协议,然后,就可以出去了。到时候,政府会给他们特殊照顾,分配房屋,田产,起码让他们可以安度晚年。当然,如果他们不规矩的话,我们的特工只能让他们在地府里安度晚年了。”
“符合你们的作风,但仔细想想,这种结局也是不错的。”当电梯彻底消失在视野里时,杨开叹息道。
第二十一章 中美合作社(3)
“符合你们的作风,但仔细想想,这种结局也是不错的。”当电梯彻底消失在视野里时,杨开叹息道。
“和你说话,没几句就谈到了人生,真让我难以招架。”曾养甫摇摇头:“我们干这一行的,谁不希望有个好归宿?但世事如棋,我们只是棋子,每一步该怎么走,还是得下棋的人说了算!”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杨开说着,跟上几步。
“好一个明日愁来明日愁!大气。”曾养甫赞道。
“我可没大气,这是我上国学的时候,老师教的。好像是杜甫写的吧?”杨开投来了一个询问的目光。
“错了,是李白!”曾养甫白了他一眼。
“哦,对,李白。想起来了,你瞧我这记性。”杨开拍了拍额头:“李白,我知道,就是写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那个。”
“那是骆宾王写的。”
“……”
还好在病房的时候服了两粒药,不然,曾养甫肯定会被激出哮喘。
“不好意思,你知道我在黄埔军校的时候,国学一直挂科,现在能记住几句段儿,已经算是奇迹了。”杨开自己也觉得极为尴尬。
“没关系,跟紧点,前面有哨兵。”曾养甫说完,将先前那张蓝色的证件别在了胸口,整了整衣领,大步前进。
他说的没错,在走出一段路后,通道中便出现了一排排持枪而立的士兵,他们的装束和电梯里的那两位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就是,每个人的袖子上,扎了个红色的袖章。
“站住!”看见来人,当先四名士兵立刻用手上的步枪架起了枪林,挡住了曾养甫和杨开的去路。
一个兵头摸样的人按住腰上的手枪,色厉内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