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不过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却发生了不少大事。先是夏氏被封后,紧接着端王遇刺,好不容易平静了一会儿,皇帝又驾崩了。

仔细想想,似乎夏贵妃被封后没多久,皇帝的身子就不行了?难不成,皇帝自知身子不好,便想要给夏贵妃皇后的名分,这样皇帝真的不在了,夏贵妃也有了依仗。只是,若是真的知道自己不行了直接风太子不就行了?难不成……叶明珠突然间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难不成,皇帝真正想要立为太子的是靖王?

若是如此,叶明珠便觉得自己想通了。端王和靖王斗得你死我活。若是靖王继位,端王又岂能有好下场?都是活夏氏作为太妃,又是端王的养母,恐怕就没什么好下场了。可是,若是夏氏被封了皇后,那就不一样了。夏氏成了众皇子的嫡母,哪怕靖王继位,也要尊夏贵妃为皇后。而端王只是夏皇后的养子,新帝也不会为难夏皇后。

当时,夏贵妃被封后,多少人觉得端王会继位,风夏贵妃为后,不过是为了封端王太子更加名正言顺。只不过,后来并没有里端王为太子。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是怕端王风头太盛而再遭人暗算。当时,叶明珠也是这么想的,如今却犹豫了。

端王遇刺,虽然没有证据,可是不用想都知道是靖王所为。夏氏已经是皇后了,靖王那个时候若不做一些什么,恐怕端王就是太子了。然而,恐怕靖王也未曾想到,皇帝心中的继承人实际上是靖王。那个时候,陛下完全可以立端王为太子,毕竟端王已经站在明面上了。可是,皇帝没有。仔细想想,那个时候端王遇刺,又明显是靖王所为,若是皇帝还要立靖王为太子,那边太不近人情了,更何况,宫里面还有一个受宠的夏皇后。再加上靖王刺杀端王,皇帝虽然没有证据,却也有所怀疑,皇帝历来都是疑心病极重的,因此立太子的事情便被耽搁下来。

再后来,皇帝的病越来越重,而如今,估计皇帝还没有来得及立太子,便没了。如今,端王子凭母贵,想要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

不过,这些都是叶明珠的猜测,叶明珠也不知自己想得是不是对的。

于叶明珠而言,对她最大的影响,便是自己的那三个丫鬟不能出嫁了。叶明珠托叶陈礼,已经给三人选好了夫家。

一个是个秀才,几年三十多,嫁娶只能做续弦。不过,那个秀才早年也是个才华横溢,颇有家底的。如今却整日喜欢在酒楼里和人喝酒,大谈自己的才华。外表上看着鲜光,然而家底早就被败光了,更是欠债累累。据说,那人还染上了赌瘾。

一个是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看起来是个知书达理的,实际上在青楼里有一个真爱。两人海誓山盟,一个非卿不娶,一个非君不嫁的。事实上,那个青楼女子是个有心计的,对那个读书郎没什么真情。而那个读书郎却是为真爱什么都不要的。叶明珠虽然是把丫鬟嫁给他,但是丫鬟除了奴籍,又有一笔嫁妆。那读书郎整日和个青楼女子谈真爱,家底早就被败光了。丫鬟虽然是奴籍,却怎么都比一个青楼女子强。

剩下一个也是读书人,却生性软弱,家里有一个强势的哥哥嫂子。那嫂子是个厉害的,那个读书人别说是读书了,每日吃喝都成问题。那人家里还有老母,只不过,那个母亲是个软弱的,什么事都挺大儿子和大儿媳妇的,对小儿不闻不问不说,还帮着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压榨小儿子。可以说,自打这个读书郎的父亲不在了,他便再也没怎么好好读过书了。

叶明珠给每个丫鬟十两银子,不用想,不是被自己的夫君夺取花天酒地,就是被夫君补贴情人,再不就是被婆婆以孝之名补贴大儿子一家了。

叶明珠给三个丫鬟找的归宿,都是读书人。这是个宁愿嫁给读书人受穷,也不愿意嫁给商人做妇的时代。谁能指责叶明珠?叶明珠给三哥丫鬟一人十两的嫁妆,又把她们除了奴籍,嫁给了读书郎。要怪只会怪她们自己命不好,自己的夫君不争气。

虽然本朝规定,嫁妆是归妇人所有,然而,三个丫鬟都是没有娘家的,国公府更不可能为她们做主。偏偏夫家又是强势的。若是她们真的告自己的夫君,她们也讨不到好。在这个时代,女子地位卑微。而叶明珠作为国公府的姑娘,想整治一个婢女,再容易不过了。

事实上,叶明珠也给了几个丫鬟选择。有庄稼汉,也有家底富足的商贾之人。叶明珠晾了那三个丫鬟大半年,开始那三个丫鬟吓得不轻。到后来,三人都以为三姑娘没什么本事。当叶明珠问她们要嫁给哪个,她们都欢快地想嫁给读书人。甚至觉得叶明珠给的嫁妆少了,想要欺叶明珠年幼多贪墨一些东西。

那三户人家愿意娶叶明珠的丫鬟,不过是为了搭上国公府的线。等到他们娶了人以后,叶明珠再让人放出消息,那三个是在府里做事不规矩的,惹恼了主子。不过是主子念旧才将她们放出府而已,却到底厌弃了她们。到时候他们的日子又如何,还是可想而知的。

如今看来,只能推后将三个丫鬟打发出去。就让她们再高兴几天。都说女人嫁人是第二次投胎。在古代,嫁给这个样的夫君,与她们而言,还不如在府里配个小厮继续为奴为婢呢。

国不可一日无君。端王和靖王争斗的结果,居然比叶明珠想象得快。很快,新帝便要登基了。

☆、第60章 宫变

登基的是端王。

论身份,端王的生母是淑妃,养母是皇后。而靖王的生母却只是婕妤。论母族,夏皇后的家族早就没了,而淑妃的家族却是正经的高门,赵婕妤的家族只是个京城普通的贵族罢了。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虽然先帝总是有意无意地提拔靖王,却又不愿靖王在朝廷上的影响力过重,因此只能不上不下地被压着。而端王是夏皇后的养子,先帝虽然对这个儿子没什么感觉,却对夏皇后极其宠爱,在不涉及到大的利益的时候,先帝还是很愿意给端王一些方便的。这些小恩小惠平日里不显,这个时候却极其关键。

端王上位以后,封养母皇后夏氏为太后,封端王妃为皇后,端王世子为太子。而康宁郡主也自然晋为康宁公主。

倒是夏太后主动提出,将皇帝的生母淑妃追封为太后。皇帝推辞一番,最后以拗不过夏太后而将淑太妃追封为太后。皇帝对夏太后更加感激孝顺。然而,夏太后直接将公务交给了皇后,自己整日在佛堂里,吃斋念佛。皇帝对此极其担心,却又劝不了太后。

让人颇为意外的是文王府一家。文王府早就把京城的权贵得罪了个遍。文王虽然是个蠢的,却到底没有蠢透,知道若是兄长故去,便只能靠新皇。然而他有个不知死活的女儿明歆县主,明歆县主早就明着暗着的把端王府的康宁公主和靖王妃得罪透了。不论是皇帝还是还是靖王都不待见他。

不过,文王虽然不得新帝待见,却也没做什么怨天尤人的事,本以为新帝会将他打发到封地,却不曾新帝直接以先帝已故,不忍和皇叔离别为由,将人留在了京城。而和文王有同等待遇的,则是靖王和宣王。

文王被皇帝留在京城,则是因为这个蠢透了,皇帝可不想把他放到封地去祸害封地的官员和百姓去。而文王留在京城,则是监视之意。这两个王爷在京城,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子孙后代也难以再享受庇荫了。

倒是宣王留在京城颇为让人意外。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宣王的所作所为。不过半天的功夫,就连叶明珠这种闺阁姑娘都知道了,宣王哭着跑到了宫里,直接在一干妃子皇子公主的面前,抱着新帝的大腿哭了。

宣王哭着说不要去封地,就要留在京城。问及理由时,则是因为若是被分封出去的王爷,没有旨意不得入京。而宣王平日里是个喜欢舞弄书墨的,最喜欢和才子文人相交。曾经为了一句诗的用词,跟几个文人大打出手,事后又和几个文人称兄道弟,完全没有作为皇子的自觉。宣王还最喜欢到处乱跑,结交各种有才学的人,收藏各种名画古迹。

宣王结交的人,不论出身,只要有才便可。当然,京城里有一半的文人都因为观点不喝的缘故和宣王打过架。先帝在时,宣王就一心做个闲人。先帝最然忌惮皇子掌权,却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这般玩物丧志,因此硬是把自己的儿子捞到朝廷里给儿子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这宣王倒好,直接做个甩手掌柜,也不怕御史弹劾,还经常不声不响地就跑没了。先帝每次斥骂这个儿子也没用。宣王直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反正先帝不会杀儿子,宣王便随便自己老爹怎么样。

久而久之,宣帝也不管这个儿子了,宣王更是乐得自在。

在宣王的眼中,只有书墨。宣王府里的事,全由王妃做主。也亏得宣王妃是个能干的。京城里的才子课不少,于宣王来讲,若是不能进京,他的人生便黯然无光。宣王抱着新帝哭得那个凄惨,就连先帝过世,他哭得都没这么惨。甚至宣王最后说自己不要巨爵位了,只求能待在京城。宣王甚至决定,自己干脆做个商人,这样没有爵位也有银子买那些名画古迹了。当然,宣王绝对没那个闲情去做一个商贾,不是有能干的宣王妃吗?

这事传出去,宣王妃也跑到宫里面,对着皇后哭了。宣王妃在命妇里面,一向是人缘好的,皇后频频安慰宣王妃。

最后,皇帝将自己这个弟弟骂了一顿,然后命其闭门思过,留在京中。

叶明珠每日依旧做着自己的事情,顺便各种八卦。没办法,叶陈礼的消息太灵通了。叶明珠也守着信用给叶陈礼绣绣帕。叶陈礼一直觉得,叶明珠那日答应得太爽快了,心中颇为忐忑。只是叶明珠这几次做的绣帕没有任何不妥,倒是让叶陈礼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叶明珠再次把自己绣的绣帕递给叶陈礼。事实上,绣绣帕于叶明珠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并且,叶明珠总是要学新花样的,叶明珠干脆拿这些给叶陈礼的绣帕练手。不管图案如何,叶明珠都一概地往叶陈礼那里送。久而久之,叶陈礼那里的绣帕不知道堆了多少。

“我告诉你,虽然你我都不是在意规矩的,只是这些帕子是我绣的,你若是敢将它们送人,我就跟你绝交。记住了,只需你自己用。为了不让我白辛苦。每一个绣帕你都必须用。”叶明珠语气平淡地说着这番话,却让叶陈礼莫名地打了一个冷战。

“放心,小猪猪绣的手帕,我自然要留着。”叶陈礼笑眯眯地说。

“你教我什么?”叶明珠扬眉。

“自然是小珠珠了。”叶陈礼以及笑眯眯地说。

“是吗?”叶明珠冷笑,“我警告你,你若是再叫我小珠珠,我便……”

“好了,我还有事,你也该睡了。”叶陈礼将叶明珠的话打断。

“天还没黑呢?睡这么早做什么?”叶明珠不解地看着叶陈礼,心中却觉得颇为古怪。叶陈礼做事虽然看起来不着调,实际上却不会平白这么说。他既然这么说,定然有其用意。

“你睡眠不好,我怕你晚上睡不着。好了,睡吧。”叶陈礼拍了拍叶明珠的头。

叶明珠思索着叶陈礼的话,没有注意到叶陈礼的动作。

叶明珠总担心晚上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此有些心神不宁。叶明珠嘱咐好丫鬟婆子小心谨慎行事,又想到,如今府里难得的太平,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想着不管府里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涉及到自己的丫鬟,叶明珠便也早早地睡了。

叶明珠果然没有一觉到天亮。叶明珠是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的。叶明珠披上衣服,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去寻了孙氏,孙氏却只是说不碍事,让叶明珠回去休息。

叶明珠心中不安,便去寻了王妈妈,却发现王妈妈不在屋子里。叶明珠一惊,立即吩咐下人去寻找。叶明珠心中也是难安,根本及坐不住,干脆也出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