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2)

石咏被他堵得无语:这不是磨叽和魄力的问题,虽说不止一个人批评过石咏磨磨唧唧,然而要他因为这取水的事,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全村的人,实在并非石咏所愿。

接下来石崇却难得地说了一句正经话:“可你若是怕得罪人,我劝你就别往乡下去了,趁早把地卖了,回家修修古董,侍奉老娘,挺好的。”

“这件事,最紧要的,是让全村人都知道,这是你石咏的私产,不是他们可以肖想的东西。若是谁敢染指,是要付出代价的。”

石崇说得十分霸气,一时倒让石咏觉得,这人能敛下如此巨额的财富,也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水的问题……”

“水的问题是另一件事,另寻一个法子解决便是。”

石咏得了石崇的指点,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他带着李寿一到树村,先去查看荒山的情形。

石家当初买下的这片荒山,的确物超所值。如今京郊已经半个多月没下雨了,大太阳一直那么高挂照耀着,这片荒山依旧郁郁葱葱,泉眼也没有半点水量减少的迹象,看起来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难怪村民们都认为上这儿取水是天经地义的。

而原本山间一条小道如今被踩成了黄土大路。李家原本在山上设的鸡笼鸭舍被废弃了一处,搬到离泉眼较远的另一面山麓去了。远处原该已经长出毛桃儿的桃林被砍了一半去,山头上便秃了一片,十分难看。

石咏点点,晓得石崇说得对,这是石家的私产,他得让这些村民建立起他人财产不得侵犯的意识,否则他还真不如卖了这片地和田算了。

下了山,石咏径直去见里长,和村中几位有头有脸的老人,几家大族的族长。李大牛和李寿则一言不发,跟在石咏身后。

见了人,石咏开门见山地直接说:“诸位心忧旱情,本官十分理解。可是这纾缓旱情的责任,原不该落在本官一人身上吧!”

石咏这回是故意亮出他身上有着官职的事儿,果然,一上来就将里长和村中那几位镇住了。里长还好,知道石咏的官职与他无涉,旁边几位却相互看看,站起身,颤巍巍地要拜,口中高呼:“见过石大人!”

“石大人来了可也太好了,这天旱这么久,村里的水井都要见底了,求石大人替树村百姓着想一二吧!”也有那机灵的,赶紧向石咏求情。

可是石咏却一步不让,只说:“不行!”

“本官好歹是汉军正白旗出身,如今正白旗可能会于村东征地,筹备修建八旗护军营之事。若是教八旗旗署知道了,树村村民如此怠慢正白旗官员的私产,你们以为他们会做何想?”

这并不是石咏危言耸听,八旗出城驻防势在必行,这树村的村民迟早要习惯在军营附近和官员们的眼皮底下过日子,他们若始终都如这般,偷鸡摸狗,贪小便宜,甚至损人不利己地损毁他人财物,那么将来倒霉的,只会是树村的这帮人。

他今日在这里点醒这些村里的老人和族长,就是要他们去各自约束族人,省得将来大祸临头的时候后悔。

石咏这番话果然震动了里长和村中的老人们,有些人知道自家子侄手脚不干净的,早已变了脸色。连李寿也在旁边暗暗称奇,心想自家家主果然是正白旗都统的侄子。他在正白旗旗署待了这么久,可还从来没听过出城驻防的风声。

“可……可是……”

里长犯愁了,“最近旱情严重,大家是实在没法子了,才想起去石家的荒山汲水。若是石大人不准许,那……那该怎么办才好?”

李大牛心里也有些不忍落,在石咏身后低声开口相劝:“大爷……”

石咏却坐在里长身边,在这厅中环视一圈,缓缓开口道:“如今乡里大旱,本官也不愿看到百姓们饮水无着,田亩歉收。所以,本官决定牵个头,带头捐些银子,资助村里打两眼深井,供村中百姓饮用灌溉。不知,乡里其余各位,可有愿意与本官一起,共同行此善举的?”

石咏早先见石家的荒山那一眼山泉水源充足,料定此处一定有地下水。所以只要打深井,就一定会有足够的水供村民们使用。

此外,他也试图通过此举说明,困难时刻,便当同舟共济,大家一起出力。各家出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多有少,但这绝不是该推至一家一户头上的事儿。

“嘿嘿,先甩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儿,”旁人还没出声,石咏佩着的荷包里那位“石首富”倒先开了口,“看不出来,小石咏,你还可以么!”

第103章

在树村这样的地方打两眼深井, 大约需要六十两银子。当地的地价也才是五两银子一亩熟地,这个钱对寻常百姓来说自然是天价。

石咏的意思, 他出一半, 村里的其他富户也多少捐一些, 凑齐这六十两。这打深井是一劳永逸的事, 打了井,不但今年的旱情不用怕,以后逢着大旱, 也不用慌了。现在这么做, 回头也少了赈济的麻烦。

可是这余下三十两银子,对树村这样的小地方来说, 也不是个小数目, 里长和村里几位老人商议半天,都始终没有商议出个结果。

最后站出来支持石咏的, 竟是王平。

王平就是那位刘姥姥的女婿, 小名狗儿的, 据说两年前在京里认下了贾府这一门贵亲,便整日横过来走,鼻孔都生在了头顶上。可是前一阵子他听说贾府出了事, 将周瑞家的一家都打发到了庄子上, 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更惨,送到官府里判了流刑,这王平就彻底慌了,不敢再在人前耀武扬威, 上回岳母打秋风讨回来的银子,也收得好好的,死活不肯拿出来。

后来还是他岳母刘姥姥和妻子刘氏拍的板,说做人不能这么小心眼儿,既然有这个能力,就该多帮着村里些。于是王家一家拿了十两银子出来,余下的二十两,树村里几个大户,你二两,我三两,凑了凑,就凑出来了。

里长激动得很,他们树村,还从没这么心齐,全村人一起办成这样一件大事。他当即表示,深井打成之后,一定要在井口旁边立功德碑,把这次各人的“义举”都记载下来。

石咏则表示:里长的想法不错。

他原本的想法就是:他可以出钱,可以行善,但是旁人不应将他的善举当成是天经地义,更不可以借着他的好心,就肆意侵犯他的私产,糟蹋他的产业。

看起来,这一点,树村人已经开始领教到了。

李大牛也对石咏这个年纪轻轻的东家刮目相看:人怎么就能想出来这样的法子,他怎么就想不出呢?这样一来,全村既感念石咏的恩义,而且再没有人有理由随意进入石家的产业,这样他李家管理起来,就也轻省多了。

村里人也大多羡慕李家,摊上个这么好的东家。

石咏处理完树村的事儿,便带着李寿回转。他骑马回城的时候,怀里揣了三个庆儿托他转交给石喻的鸟蛋。于是石咏不得不小心翼翼,提缰缓行,怎么走怎么别扭:这三个鸟蛋,无论是碎在他怀里,还是被他的体温孵成小鸟,感觉……都不大好。

第二日石咏照常上衙,下衙回家的时候,在正阳门口被薛蟠和贾琏两个截了个正着。

原来早先贾琏与薛蟠两个各自递了帖子去金鱼胡同,打算向十三阿哥请安的。不巧十三阿哥腿疾发作,闭门谢客。待这几天十三阿哥将养得差不多了,便打发人去请他们。可是贾琏与薛蟠两个都有些没底,商议之下,便在正阳门这里“守株待兔”,果然等到了石咏,请他陪他们一道上金鱼胡同去。

石咏心想:这事儿他义不容辞。毕竟当初康熙将自鸣钟的事交待下来,是交给十三阿哥和他两个的。

于是石咏命李寿先回家报信,说是他不回家吃晚饭了,自己则跟着贾琏与薛蟠一起往金鱼胡同过去。

到了十三阿哥府,府上的管事将三人一道迎进十三阿哥的外书房。

三人进屋的时候,十三阿哥正坐在炕桌前,捧着一本书在看,见石咏等人进来,便呵呵笑着说:“茂行来啦?”

石咏一进屋,先打量十三阿哥的气色,只见对方气色尚好,只是见到他们进来,也并不起身相迎,反而向前微微躬身,伸手扶在膝盖上,一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