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2)

上门洋女婿 Engelchen 2054 字 18天前

卓小然转头对乐团的人说,“我不需要伴奏。”

乐团里都是西洋乐曲,说实话,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二胡伴奏,所以指挥巴不得她开口撤下他们。

台上一下子清空了,只剩下卓小然孤零零的一个身影,看着有些淡薄。

安可看了下四周,觉得自己有必要当这个领头羊捧场,便毫不犹豫地用力鼓起掌来。在这安静的大厅里,掌声突然响起,未免显得很突兀。但紧接着,第二个人的掌声响了起来,这个人自然是谢嘉俊。

见安可和谢嘉俊都鼓掌,骆欧只好再次显示自己的风度,也跟着鼓掌。三个巨头都给面子,其他人都跟风拍起手来,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卓小然虽然学了好几年的二胡,但是当众表演也是第一次,心里未免有些紧张。她搬来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停顿一秒后,开始了她的演奏。

音乐一出来,四周顿时沸腾了,这个曲子很难不让人新胸澎湃,因为这首曲子正是铁血丹心。

卓小然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从她指间流淌出来的音乐具有感染力,简直可以说是震撼人心。而这首歌选的更是好,可以说是唤回了大部分人心中的回忆,在座每一位上了一定年龄的创业者,谁不曾有过一段穷酸的历史?

毫无疑问,和骆雪莹那一曲钢琴相比,卓小然的二胡更深入人心,更能控制人的感情。

一曲毕,人们的思绪却还久久不能平复,深陷在回忆中一时回不了神。

国粹毕竟是国粹,只要是中华儿女,在中国大地上长大的,都有共鸣,这是钢琴取代不了的。不用比较谁赢得掌声多,不用看谁的气势强大,人们脸上陷入回忆的神色已经说明了一切。

没想到卓小然的风采一下子盖过了自己,骆雪莹不开心地跺了跺脚,叫了声爸爸,“你看,这女人是故意来拆我台的吧。”

骆欧心里也很不舒服,本来是想把骆雪莹打造成十项全能的才女形象,万万没想到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但碍于谢嘉俊和安可,他也不能多说什么,只好把下面的拍卖环节提早安排上来。

拍卖的无非是一些珠宝首饰,骆欧谦逊地说了一堆开场白,无非是自己生意做了这么大,都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现在到了馈谢大家的时候,所以要将拍卖来的钱成立一个的养老基金,专门救助那些行动不方便且家境困难的老人。骆欧这一招很高明,至少能够收买人心,将来即便开养老院是抱着赚钱的目的,也已先入为主地有了一个良好的口碑。

展台上的珠宝让人眼花缭乱,最低开价都要十万,这对卓小然来说,一年不吃不喝都拿不出这个数字。

安可见她无精打采,便问,“泥喜欢哪一个?”

卓小然违心地道,“都不喜欢。”

安可点头,“确实品位很差。”

骆欧在旁边听了干咳一声,忍不住开口道,“安先生,这些珠宝都是名家设计的。比如这一枚红宝石戒指,四周大大小小镶嵌了二十颗碎钻。”

安可不以为然,“碎钻不值钱。”

骆欧笑道,“碎钻是不值钱,但它们仅仅只是点缀,寓意众星拱月。而当中这颗红宝石才是主角,是名贵的鸽血红。”

卓小然好奇地问,“什么叫鸽血红。”

骆欧还没说话,骆雪莹就冷笑了声,嘲讽地道,“这也不知道。”

卓小然无压力地耸肩,她一没钱二不感兴趣,不知道也很正常。

骆欧责备地瞪了女儿一眼,然后解释道,“红宝石的颜色越深越为上品,一般是呈血红状,但是鸽血红在纯净的红色之中还有一丝丝若有若无的蓝,要是不仔细看就注意不到。能被称之为鸽血红的红宝石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数是出产于缅甸。”

“这一颗多少钱?”

骆欧伸了个两根手指出来。

卓小然试探性地问,“二十万?”

骆欧笑着纠正,“两百万。”

卓小然伸了伸舌头。

骆欧笑道,“小姑娘,要不要?”

卓小然,“要它做什么?”在她眼里,还不如买房买车买吃的来的实惠。

骆欧,“当传家之宝。”

卓小然忙摇手,自嘲地道,“对我们普通老百姓传家宝有房子就行了。”

骆欧爽朗的笑了起来,转头看向骆雪莹,道,“丫头,爸爸买给你做嫁妆好不好?”

骆雪莹撒娇似的哼了声道,“才两百万,就想打发我。”

话是这么说,但心里头却早已将其视为囊中之物。

这虽然是骆欧安排的拍卖会,但拍卖的首饰却是由不同的客人提供的,这一枚戒指起价二十万,然后以十万为一个单位地向上叫价。

叫到一百万的时候,骆雪莹想也不想,就叫了两百万。

看她一脸势在必得的模样,其他人也都知趣地退让三分,不与她争这个高低了。

主持还没三锤定音,骆雪莹就已经一步跨上台,准备去拿那枚戒指了。这时,就听底下传来一个声音,道,“一千万。”

众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场中一下子哗然。

卓小然还在想哪个白痴二缺花两千万买这么个玩意,然后就发现众人的目光就都集中在自己……不,确切地说,是集中在身边安可的身上。她心中顿时一惊,刚才那个二缺白痴该不会是安可吧?

事实很快证明,叫出一千万的人真的是安可。

卓小然心道,这人疯了吗?花一千万买这个东西,有那么多钱,何不游山玩水吃香的喝辣的,就算别墅也能买一套了吧。

就连骆雪莹也震惊了,瞪大眼睛看着安可,一脸不可置信。

主持人问,“还有人比喊价比这位先生高的吗?”

人们交头接耳,却没有人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