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洛书之争(一)(2 / 2)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2843 字 19天前

钱万钧是个干瘪中年汉子,洛阳本地人氏,才学倒是不错,曾中过明经科,可惜一来是寒门子弟,加之样貌又显得寒碜了些,没能选上官,就只能在洛阳府里当了个文书,也算是混上口官饭。钱万钧平日里就喜欢钻研些古物,越是古旧的东西,他越是感兴趣,这会儿听说护城河里挖出了块古碑,钱万钧立马就来了精神,乘着马车便急匆匆地从衙门里赶到了护城河边,摇头晃脑地在古碑前转了几圈,口中念念有词地咕哝了好一阵子,这才激动地高声嚷了起来:“这是洛书,洛书啊,难得,太难得了!”

河图洛书乃是天赐之祥瑞,在河洛文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场的民壮虽大多是不识字之人,可故老相传的河图洛书却还是知晓的——伏羲得河图而平天下,大禹得洛书而治水,此等神物竟在眼前,一起子民壮们全都被震住了,现场一片的吸气之声。

“钱文书,您不会搞错了罢,这上头那字怪模怪样的,瞧都瞧不出是啥字,您老怎知这是洛书来着?”一派激动之叹息声中,王大疤好奇地打量了一下那神圣之物,却依旧认不出那上头究竟写的是啥,不由地问将起来。

“不会错的,老夫绝对不会错的,若是错了,尔尽管夹了老夫的眸子去,上天之恩赐啊,没想到老夫竟然有缘能见着此等神物,太好了,实是太好了。”钱万钧激动得难以自持,有些子语无伦次地嚷了起来,一张皱巴巴的老脸上满面红光,一双昏花的老眼里满是狂热之色,那等疯癫之状令王大疤赫然吓了一大跳。

“钱,钱文书,那,那上头写的是啥子?”王大疤见钱万钧所言不像有假,嗓子眼立时干涩了起来,俯身看了看那方古碑,结结巴巴地问了一句。

“是啊,钱文书,您老就给咱说叨,说叨罢。”

“钱老,您就别卖关子了,快说罢。”

一起子民壮见钱万钧摇头晃脑地卖着关子,全都急了眼,乱哄哄地嚷了起来,催着钱万钧赶紧道出谜底来,那等热闹之气氛,令钱万钧的虚荣心大大地满足了一回,待得众人嚷够了,钱万钧这才不紧不慢地摇了摇头,矜持地开口道:“此乃天赐之神物,当得面呈圣上,非我等所能拥有,尔等既想知道天机,老夫就透露几分好了,此乃古篆,上有两行字,分明写着:圣人平天下,国泰民即安。”

这两句话浅显得很,实无任何的出奇之处,然则众人皆茫然不得其意所指,一时间全都静了下来,傻愣愣地看着钱万钧,就指望着钱万钧能详加说明了,那等热切的眼神令钱万钧大为得意,嘿嘿一笑道:“此圣人者,乃当今圣上是也,有圣上出世,乱世遂平,至于后一句么,那就是天机了,恕老夫藏拙了,只能透露一点,今上之诸子中有一人出,当可安天下矣。”

“夫子,您老可说的是魏王殿下?”人丛中突地响起了一个声音,众人这才略有所悟,各自恍然大悟般地议了起来,声音噪杂至极。

“不可说,呵呵,不可说。”钱万钧一副紧张万分的样子,摇了摇头接了一句,而后挥着手道:“此等祥瑞当得即刻送至京师,尔等搭把手,快将此物呈交于府尹大人,当有重赏!”一听有重赏,一起子民壮立时来了精神,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古碑小心翼翼地抬上了钱万钧的马车,紧赶着送往洛阳府而去……

洛书一出,京师为之震动,尤其是在经国子监数名老夫子鉴定此物乃是上古之物后,更是轰动朝野,一时间京师里热议不绝,魏王李泰入主东宫之呼声陡然高涨,奔走于魏王门下之权贵渐多,魏王之锋头已然压过了诸位兄弟,隐隐然已是东宫之最佳人选矣,可奇怪的是却不见李世民下诏立储,也没见越王李贞对此事有何评述,京师中之风云再次诡异了起来,众朝臣都不相信越王李贞会就此束手待毙,全都眼盯着越王府,就想看一看越王李贞会如何进行反击。

七月天,流火天,天气热得令人吃不消,然则,京师里的政治气候却火热得比天气还更热上几分,满朝文武都忙乎个不停,人人都在猜测着圣心所向,可李贞倒好,全然窝在了家中,别说到诸大臣府上走动了,便连来访的客人都不见了,加之眼下又没了刑部的差事,用不着再去坐班,于是乎,李贞除了每日里例行的进宫请安之外,哪都没去,就躲在王府的后花园里纳着凉,让人琢磨不出李贞究竟在唱哪出戏,这不,刚从皇宫里出来,李贞也就是跟在宫门口遇到的朝臣们打了个哈哈,就转回了自家王府,也没去接见找上门来迎逢的小官员们,径直便回了内书房。

“殿下。”正在内书房中谈笑着的莫、纳二人,见李贞走进了书房,各自起了身,招呼了一句。

“呵呵,二位先生好悠闲么,本王如今可是在火上烤着喽。”李贞点了点头,走到上首坐下,笑呵呵地说道。

“嗯哼,殿下既然嫌热,那就索性再加一把柴好了,左右都是热,彻底热到底也好。”莫离哈哈一笑,摇着手中的羽毛扇,不以为意地说了一句。

“殿下,圣上可是微露立储之意了?”纳隆比不得莫离那么逍遥,直截了当地问道。

“嗯,今日本王进宫,父皇虽没明确表态立储,可言语中对于那块洛书方碑可是赞不绝口了,呵呵,老四那厮来上这么一手,着实了得么,有意思。”李贞自是早就知晓了李泰的造势之计划,却也不怎么在意,左右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压根儿不怕李泰能翻了天去,这便不以为意地说了一句。

“唔,既如此,火候也差不多该到了,殿下看是否要动将起来了?”纳隆眉头一皱,略一沉吟之后,出言建议道。

“纳兄着相了。”莫离却不以为然,摇了摇羽毛扇,笑着道:“魏王动了,吴王那头又岂能稳得住,还是等吴王那头先出招好了,左右也就是这一、两日的工夫,却也不必急于一时。”

“不然,据‘旭日’消息,这数日来,魏王殿下可是到了长孙司徒府上好几回了,还都进了府,这势头可不好,若是长孙司徒那头有所举动,只怕事情有变。”纳隆并不同意莫离的见解,皱着眉头分析道。

“长孙司徒乃老狐狸,某料定其不会如此轻易表态,还是再等等为好。”莫离也没认同纳隆的意见,立马接口说了一句。

“二位先生莫争了,且容本王想想罢。”李贞见两大谋士起了争论,忙不迭地出言劝止了一句,可自个儿心里头却烦了起来——如今之局势,两大谋士事先确实已经预见到了,然则预见到归预见到,可毕竟其中的变数着实太多了些,实难全盘控制在手,虽李贞事先已有相关之安排,却也难保万无一失,这其中的关键便是时机的把握,而今两大谋士起了分歧,这便令李贞很有些子头疼了起来,更令李贞心烦的是两大谋士自此番回京之后虽在大多问题上看法一致,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渐渐已有了不小的分歧,对于两大谋士都甚倚重的李贞要如何来平衡两大谋士之间的关系,便成了个要命的问题了。

娘的,老三那货竟然如此沉得住气,这倒是怪了,这小子究竟打算整出甚花样来,老子就不信他会坐看老四风生水起,这里头一准另有蹊跷!李贞皱着眉头想了想,愈发觉得事情只怕没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对于要不要即刻发动一时间也觉得难以定夺,这便想得有些子痴了……